English

我国人学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

1998-03-16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新时期我国人学研究从其兴起到蓬勃展开,主要是从相对独立的两个层面进行的。其一是哲学原理的层面,研究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,试图建立人学理论体系;其二是哲学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层面,探讨历史上哲学家们的人学思想。袁贵仁教授的新著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》(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)则力图融合这两个方面,以论带史,由史出论,在史与论的结合上下功夫。既然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,自然就少不了对史料的挖掘、考证和分析。但该书并不仅仅限于这个方面,而是和人学理论研究结合起来,或者以当代人学理论的视角去思考马克思的人学思想;或者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研究中形成人学理论的基本观点。这是该书一个重要特色。例如第六章“马克思论人的主体性”,作者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,探讨了马克思关于主体性、主体间性、人性、人格、个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论。这不仅有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内涵,也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当代意义,打开了马克思和当代学者之间的对话渠道。

不做孤立和静态的描述,把人放在一个广泛的社会关系中,从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等角度全方位地考察,这是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》的又一特色。这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哲学著作,也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。我国目前人学研究还存在着不少分歧,这与研究者的视野有直接关系。如果我们像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》一书的作者那样,不但从哲学,而且从经济学、科学社会主义乃至自然科学的角度理解人,就有可能取得更多的共识。因为人是极其复杂的,世界的三大领域自然、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,无不在人身上有所体现,任何简单化的作法,都无异于盲人摸象。

由于史论结合和多学科综合,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》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。例如自由,人们通常把它理解为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。作者根据马克思的论述,认为自由不是指活动,而是人的活动的一种自觉、自为、自主的状态。人的自由包括自然、社会和人自身三个向度,体现在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己本身三种关系之中。人的自由表现为真、善、美三个层面。真是第一层面,表征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,是主客观在观念形态上的统一;善是第二层面,表征人的实践及其结果符合活动主体的预期目的,是主客观在物质形态上的统一;美是第三个层面,是真与善的统一和升华。

总之,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》是我国人学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,在文献资料、理论观点、研究方法等诸方面具有启发意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